第288章 咱和机器啊,都得有个机会才行
太难得了的炎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88章 咱和机器啊,都得有个机会才行,被打脸后,我靠歌词系统征服全球,太难得了的炎哥,海棠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夜已经很深了,可实验室的灯还亮堂堂的呢。小王就站在控制台那儿,眼睛瞅着胡逸把那三组标着“无效训练集”的数据一股脑儿全给清空了,他的眉头就紧紧地皱起来了。
“你真打算从头再来啊?”小王问道。
胡逸呢,很坚定地点点头,眼神那叫一个坚决:“不是人工智能学不会共鸣这玩意儿,是咱们还没教给它啥叫真诚呢。”
这话在屋子里飘来荡去的,就跟个宣言似的。
这时候钱博士推门进来了,手里拿着一摞报告,脸上满满都是疲惫,还带着不耐烦的神情。
“你们这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啊。”钱博士说话的语气冷冰冰的,“我知道你想证明人工智能能弄出有感情的作品,可实际情况是,现有的算法根本就抓不住人类那些复杂的情绪变化。你现在搞的这个‘采集真实声音’的事儿,听着挺浪漫的,其实一点科学依据都没有。”
胡逸也没跟他争论,直接就打开系统界面,调出了一个音频文件。
“来,听一下这个。”胡逸说道。
这时候屋子里就安静下来了,就只听到从扬声器里传出来一段又低又哑的声音。“想当年啊,我就在战场上呢。就眼睁睁地瞅着战友倒下去了,他那手里啊,还紧紧攥着未婚妻的照片呢。”
老人说话的时候,声音都哽咽了,就好像是从半个世纪以前的战火硝烟里直接钻出来的一样,特别能打动人的心。
过了没几秒钟,扬声器里就传出了那种声音,就像婴儿第一次喊“妈妈”的时候,那嗓音又有点发颤又特别清亮。紧接着呢,又听到一对老夫妻在厨房里头小声地唠嗑,说的都是年轻时候的那些事儿,那笑声里满满的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那种温柔劲儿。
钱博士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,本来那眼神冷得很,现在也有了一丝动摇。
“这些……都是真事儿?”他小声地问。
“那可不,每一秒都是真的。”胡逸回答说,“我现在可不用那些现成的音乐训练模型了,我得从根儿上开始。咱人最真实的感情表达,那才是音乐真正的源头啊。”
钱博士沉默了一会儿,突然就走到电脑跟前,手指头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得飞快:“你要是真打算让人工智能学会识别情绪,光靠这些充满感情的小片段可不行。咱得搞出一套全新的情绪识别算法。”
他抬起头看着胡逸,眼神里已经没有那种怀疑了,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好奇:“我能帮你优化这个系统。”
胡逸嘴角往上一翘,把手伸了出去:“那咱合作愉快啊。”
打这之后的三天里头,整个团队就开始全力以赴地推进那个新的训练模块了。胡逸他自己定了个规则:人工智能弄出来的旋律,得能让真人演唱者心里头有情感波动,这样才算有效输出呢。
头一回测试,没成。
人工智能弄出来的那个旋律啊,太理性了,没什么灵魂。试唱的人听完就淡淡地讲了句:“倒是挺干净的,可就是没感觉。”
第二次呢,算是勉强能行吧。
旋律的结构倒是完整的,情感起伏也稍微有点层次了,可还是让人感觉像是在听别人的事儿似的。
到了第三次,有个年轻的女歌手进了录音室。她戴上耳机,轻轻闭上了眼睛。
这时候人工智能播放的旋律就慢慢出来了。刚开始的时候她还能稳得住,可等到副歌部分一到,她呼吸就开始变急了,眼眶也慢慢红起来了。
“停一下……”她冷不丁地开了口,声音都有点哽咽了。
工作人员都懵了,不过胡逸可没去打断。
过了几分钟呢,女歌手又重新戴上耳机,把整首歌都录完了。
录完的时候,她摘下耳机,把眼角的泪痕擦了擦,小声说:“这可不只是旋律啊……这是我听过最有温度的歌。”
就在这时候呢,张老师也被请过来听这个人工智能共创作品的最新版本。
他呀,一直就反对人工智能参与创作,觉得这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亵渎呢。可当他听到那段人工智能根据老两口日常唠嗑生成的温柔民谣时,整个人都愣住了。
那歌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:
“你还记得咱家那盏灯不?你说它太旧了,我讲它照亮了咱俩的青春呢。”
旋律暖得就像刚出来的太阳似的,一下子就好像把人带回到那种烟囱冒烟、整天围着柴米油盐转的日子里去了。
张老师慢慢地点了点头,说话的语气难得这么温和:“这回啊,它可不只是照着样子学了,而是在回应呢。”
在会议室里,李教授瞅着屏幕上不断蹦跶的数据,没忍住就感慨起来了:“说不定啊,咱们正在看着一个新的时代要来了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